据欧洲时报报道,“想在英国留下来很难”,“除非你特别优秀,否则基本不可能拿到工签”……来自留学中介,留英前辈的就业“危言”从决定来英国留学开始,就不绝于耳。这“危言”吓得很多中国留学生甚至都不愿尝试,就放弃了争取的权利。下面留学群告诉你去英国留学拿到工作签证的几率大吗?
的确,相比澳大利亚,新西兰,加拿大,甚至美国,英国对于国际学生的容纳量显得有些“小气”,但在英国就业的难度系数的确被夸张了。对于一个总人口只有6400万,面积不到25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来说,英国对外来务工者签证总数并不设限。针对留学生,英国在签证体系中新增“国际学生实习计划”(InternationalStudentInternshipScheme,简称ISIS),允许留学生在英国实习就业。所以,在英国工作的愿望并非遥不可及。但作为歪果仁想留下来享受英国福利可以,但是你需要证明你有着腐国人民不可替代的才能,你所在的职位非你不可。
国际学生毕业后通常只剩下约4个月有效签证,续签则有以下可选种类:Tier2WorkPermit(工作签证)、Tier4GeneralStudent(学生签证)和Tier5TemporaryWorker(临时工作签证)。此外,也可通过申请企业家移民Tier1来进行续签。
不到5%的幸运儿能得到工作签证
在英国,2014年共有约35万毕业生,除去欧盟及英国本地学生,需要工签才能在英国合法工作的国际学生有约30万人,但毕业生职位空缺只有23万。而直到2015年7月1日为止,全英国注册拥有Tier2和Tier5签证担保资格的机构,仅29312个。这只是全英国约350万个企业的九牛一毛。据统计,每年能拿到工作相关签证的毕业生占总毕业生人数基本在5%以下。2014年共有5639名学生获得Tier2工作签证。
虽说英国政府声明Tier2签证的申请数量不设上限,但英国政府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质量把关较严,申请工作签证按计点积分制,来对申请者的工种,英语水平,薪水标准严格要求。
Tier2英国工作签证(雇佣合同、CoS、工资津贴、英语语言能力)
申请者在从英国认证机构认证的高校毕业后,需要获得由英国边境管理署认可的担保机构发出的雇佣通知,并且从事技能型工作,最低年薪达到£20,500/年。申请工签前,必须具备雇主签发的担保证明CoS(CertificateofSponsorship),所获得的工作许可只准许你做这一份工作。一旦辞职或被解雇,这份工作许可立刻作废,工作签证也同时作废。此时,你必须在28天内找到新工作,并开始申请工作许可,否则必须离境。所以,若中途换工作,要向新雇主要求为新的申请工作许可。如果工作许可到期后,你仍然为同一雇主工作,可以申请工作许可延期。
若你找到一份“技能型工种”的工作,你需要确认该公司是否有CoS,以及是否支付你最低£20,500/年的薪水。
Tier5临时工作签证(实习工作、CoS)
最长时间12个月,到期无法在英国境内转为其他类型或延签,必须出境回国。持有T5签证不计入申请永居的累计时间。申请Tier5签证前需要先找到一份实习工作,需要找到一个sponsor来获取CertificateofSponsorship(CoS),寻找担保机构有两种途径:若雇主公司本来就有作为Tier5担保资格,直接让公司发一份CoS即可;若申请实习的公司较小,暂时没有Tier5Sponsor资格,可以找一些专门发CoS的机构来申请担保资格。
签证与工作相辅相成
合法工作需要签证,而是否拥有签证又左右着申请工作的成功率。签证和工作offer相互作用,相辅相成。在很多大型企业的网申步骤中,会首先询问求职者是否拥有在英国合法工作的签证,若答案为“否”,则有很高概率直接被淘汰。如此简单粗暴的过滤方式使招聘方提供能更高效地筛选人才。若同职位竞聘者在学历、工作能力相当的情况下,英国本国公民或者欧盟成员国公民或更受青睐。但中国市场一直被许多欧洲企业视为商业拓展的重点市场,中国学生的语言及文化优势在英国求职市场上的优势逐渐凸显。
中英关系“黄金发展时期”中国身份有优势
英国独立报称,4成毕业生毕业6个月后仍未成功就业,求职过程之漫长晦涩可见一斑。而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求职道路,充满了来自各国人才的“恶意”--“外”有免签欧盟小伙伴,“内”有“牛剑”同胞学霸。据统计,留英中国学生里约4成人在牛津、剑桥及罗素大学集团等世界一等知名高校就读。这些学校背景深受大型机构青睐,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较高,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强。严酷的竞争下,寻找工作不仅要勤奋,更要会用“巧劲儿”,中国学生必须清楚在中英关系“黄金发展时期”大背景下,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,那就是中国人的身份。
另外,找工作也要注意时间安排,选择吸收毕业生较多的行业和企业投放简历。根据英国高等教育数据研究统计,会计服务、投资银行、公共部门、机械制造、零售业、银行金融业招聘的毕业生人数最多。大型企业的招聘流程有清楚的时间线,只有深刻了解企业对招聘人才的要求,按照企业的时间线制定好求职规划,补足自身能力短板才可能在众多竞聘者中突围。